西安交通大学哲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凯发旗舰娱乐体验

强基计划

当前位置: 凯发旗舰娱乐体验 - 单独招生 - 强基计划 - 正文

西安交通大学哲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

日期: 2024-04-20 09:32:54点击: 次

西安交通大学哲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

一、基本情况

1.专业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文脉始于南洋公学国文预科,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国学大师唐文治主持添设国文补习课,分为两班,特班由其本人亲自监督讲授,在交大首开经学教育。1921年(民国十年),交大成立哲学技术与生物学荣誉会制(斐托斐分会),数十名教员及优秀学子入选。1952年,哲学家彭康任交通大学校长。彭康先生精通多国语言,早年引领中国哲学事业之风潮,曾执笔翻译《费尔巴哈论》、《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名篇。同年,交通大学政治科转建马列主义教研室。1956年,彭康率校西迁,任西安交通大学首任校长。在陕期间,彭康着力推动本校哲学教育,筹备成立西安哲学学会,并当选为首任会长。1958年,西安交大成立马列主义教研室,系统开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与研究。1984年,西安交大获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技术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进入哲学研究生教育阶段。1994年,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正式成立,哲学学科进入独立发展阶段;2003年,西安交大哲学专业获批西北首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获批招收哲学专业本科生,2010年获得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建成哲学博士后流动站。2020年,我系入选首批教育部本科“强基计划”,是西北、东北地区唯一入选的哲学专业。至今,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拥有本、硕、博、博士后建制的完整学科培养平台。本科教学涵盖哲学专业的全部学科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涵盖除宗教学外其余7个学科方向,博士研究生培养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中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美学5个学科方向。

2.师资队伍

哲学系现有骨干教师26名,外聘长江特聘教授1名,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名,陕西省教学名师1名;教授8名,副教授10名,助理教授7名,形成了老、中、青三代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多数师资拥有海外留学经历。

近几十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创造了大批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涌现出以彭康、马鼎璋、刘永富、张再林、邬焜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理论工作者,已经发展成为西部的哲学教学科研重镇,是国内哲学界不可忽视的一支生力军。

3.教学及科研条件资源平台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面,秉承重视基础理论与原典的研究传统,开拓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国家重大现实问题的若干专题问题研究。中国哲学研究侧重先秦、宋明儒学传统、道家哲学,尤为关注关学研究,及中国哲学的伦理面向。在外国哲学方面,重视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欧陆现象学研究、以身体哲学、中西哲学比较等为特色方向。在科学哲学领域,以信息哲学研究见长,开拓了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心灵哲学等新的研究方向。美学研究以哲学美学为主,开拓了艺术美学,文艺美学,书法美学等独特方向。(不超过500字)

二、培养目标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西安交通大学哲学“强基计划”以培养哲学基础理论原创性研究人才、能够为解决新兴技术引发的理论难题和国家重大战略问题提供智识资源的人才为目标,以基础理论与学术前沿并重、突出对科学技术前沿问题的哲学反思、重视全球视野培养为特色。

目标1:哲学基础扎实,理论素养优良。通过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特色课程的学习,强化“史、论、著”训练,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哲学基础理论功底、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

目标2:科学思维深厚,知识交叉融合。依托本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科学的优质资源,培养能够为前沿科技、社会经济提供概念反思、方法支持和伦理规范的哲学人才。

目标3:注重德才兼备,砥砺优良品行。通过课程思政、通识教育,立德树人,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目标4:坚持理论优先,理论服务国家。发挥哲学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为国家培养面向重大战略需求,能够在“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工智能伦理等方面提供思想方法的创新人才。

三、毕业要求

a.掌握哲学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具有哲学思维与创新意识,具有批判反思能力;

b.能将哲学理论与现实社会问题紧密结合,对社会问题分析与决策具有哲学依据与科学基础;

c.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伦理观与审美观,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d.通过系统学术训练,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能够对社会现实从哲学理论进行研究。

四、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

主干学科:哲学

相关学科:文学、历史、数学、法学等

五、学制、学位授予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哲学学士学位

六、培养方式

1.以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为培养根本,形成了“所知学”、“信息哲学”、“身体哲学”、“信念论”、“活动论”等带有学派意义的独特学术视角,产出一大批重要理论成果,就学术视角的多元化、学术领域的广阔度而言,在国内乃至国际高校中并不多见。

2.利用得天独厚的理、工科优势,使西交大的哲学研究自然形成了诸多学科交叉和文理交融的独特领域,如认知科学哲学、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的哲学研究、生命科学的哲学研究、智慧信息时代的哲学反思等,在国内乃至国际高校中独树一帜。

3.开放包容,国际化程度高。除了每年固定派出进行国际联合培养的学生外,其他学生还可以申请学校的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并有很多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哲学系与美国匹兹堡大学、荷兰莱顿大学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4.注重培养效果,深造与就业并重。往届普通本科毕业生60%以上的保送或考取研究生,均进入国际和国内著名高校继续深造,其余的分别在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500强企业、中央和地方行政部门、高校和其他行业就业。“强基计划”的毕业生将全额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继续深造,朝向更加深入的理论方向打造基础型的思想者。

七、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包括通识教育类课程、大类平台课程、专业课程、集中实践和课外实践。

1.通识教育类课程

通识教育类课程由公共课程、模块课程两部分组成。公共课程含思想政治理论、军事理论、大学英语、体育及劳育等;模块课程含通识类核心课程、通识类选修课程。

2.大类平台课程

大类平台课程由数学和基础科学课程和专业大类基础课组成。数学和基础科学课程含高等数学、自然科学史、大学计算机等课程;专业大类基础课含逻辑学导论、哲学概论等课程。

3.专业课程

专业必修课分为哲学史、哲学原著、哲学各主题的导论等3个模块,分别包含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中国哲学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美学、宗教学等课程。

专业选修课包括中西哲学比较、德国哲学、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智能科学的哲学基础、信息哲学、现象学研究、宋明理学、先秦哲学、形而上学导论、政治哲学导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学、人工智能伦理与社会、复杂信息系统理论等课程。

4.集中实践

除军事训练和毕业论文外,含社会研究训练、专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等集中实践课程。

5.课外实践

学生处统一提出课外8学分要求以及实施办法。

八、本培养方案解释权属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网站地图